从金融秩序维护角度来看,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有着本质区别。以比特币、以太币等常见虚拟货币为例,它们并非由货币当局发行,不具备法偿性,无法像人民币等法定货币一样在市场上合法流通使用。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,如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、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、为交易提供中介和定价服务等,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擅自公开发行证券、非法经营期货业务以及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。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中,对此进行了清晰且明确的规定,此类活动一律被严格禁止,并坚决依法取缔。一旦开展相关非法金融活动且构成犯罪,参与者将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还极易滋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。在现实案例中,诸多不法分子打着虚拟货币的幌子,进行诈骗、传销与非法集资等活动。他们利用投资者对虚拟货币的好奇与追求高收益心理,编造各种虚假项目,承诺高额回报,吸引民众投入资金。比如一些传销组织以 “区块链”“虚拟货币” 为噱头,构建层级式奖励机制,诱导参与者不断拉人头,最终资金链断裂,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。此外,虚拟货币因其交易的匿名性与便捷性,常被用于洗钱犯罪。犯罪分子通过虚拟货币交易,将非法所得资金混入复杂的交易流程中,试图掩盖资金的非法来源,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与社会稳定。
从宏观经济与金融安全层面分析,虚拟货币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调控机制。其价格波动剧烈,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,不具备稳定的价值基础。大量资金流入虚拟货币交易,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,减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投入,阻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而且,虚拟货币交易不受地域限制,交易平台多位于境外,一旦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或平台跑路等问题,投资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,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,危及国家金融安全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参与虚拟货币买卖,不仅面临上述违法风险,在民事法律层面同样得不到保护。根据相关规定,任何法人、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,若违背公序良俗,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,由此引发的损失需自行承担。这意味着,一旦因虚拟货币交易产生纠纷,投资者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